自然教育理念

时间:2024-08-07 17:08:30
自然教育理念

自然教育,是让体验者在生态自然体系下,在劳动中接受教育。

  自然教育理念1

自然教育起源

自然教育,因尚未形成明确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并没有任何清晰、系统的资料、文献可以证明其理论和方法的历史渊源。但是,我们可以从很多相关理论方法体系中找到自然教育缘起的痕迹。

它们虽然在发展中并没有最终导入到自然教育这一概念和行业形态的具体形成,但从理论内涵和实践方法上,都对今日自然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

自然主义教育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代表人物包括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福禄培尔、杜威、蒙台梭利等。

其中卢梭对后世教育理念的影响最为深远,他在《爱弥儿》中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并号召儿童教育回归自然、认识自然、感受自然。中国古代先哲认为一切源于自然,自然是万有之源。“自然”一词最早始于老子,庄子沿用,后经王充、王弼之发展,到郭象鼎盛,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智者先贤都强调教育应遵循“自然之道”。

西方更侧重以人作为主体,顺应人的自然天性;而东方更秉持将自然作为主体,从自然的规则中领悟经世致用的方法。这些朴素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念,强调了教育的“人性化”本源和道法自然的客观路径,在今天的自然教育中依然是很重要的基本原则和行业特点。

博物学教育为当代自然教育的兴起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和社会基础。博物学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好奇的基础上,主动去探究自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而形成的学科。

它对当下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的影响不同于自然主义教育的理念,并不过多强调自然抽象的概念、意义和价值,而更多专注于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理解自然,也因此为今天的自然教育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科学基础,是自然教育之所以能称其为“教育”非常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环境教育以其强烈的解决现实环境问题为导向的学科特点,为当下自然教育的发展注入了重要的价值导向和方法引领。环境教育具有鲜明的行动和问题导向,并强调从价值观层面对人的深层影响。

对丰富和完善当下自然教育行业的内涵和形式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更多从业者能够在感性的情感角度、理性的科学角度之外进一步去思考和践行自然教育如何通过社会化和公众参与的路径真正为自然环境的保护、改善及未来的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自然主义教育、博物学和环境教育分别从基本原则、形式和方法,以及价值导向和路径引领上为当下自然教育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梳理和总结自然教育的概念与内涵提供了启发。

小学员们在作自然笔记

  

自然教育概念辨析

要理解什么是自然教育,首先必须理解“自然”二字的含义。古今中外,不同学者对自然教育中“自然”的含义有诸多不同解读。

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是“运动和变化的本原”,高尔吉亚主张自然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及其秩序”,海德格尔将“自然”定义为“生长、涌现,带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家大体上将“自然”看作是人的天性。就目前自然教育实践中的“自然”而言,主要包含2层含义:一是自然的客观属性,即自然生态系统或自然界(外在自然);二是自然的主观属性,即人的天性以及人对万事万物的理解和行为(内在自然)。

通过深入挖掘自然教育的起源和深化对“自然”含义的分析可以发现,自然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与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有着极大关系。

然而,对“自然教育”的概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我们从目前对自然教育的广泛讨论中可以发现,自然教育具有以下特征:注重自然体验,即自然教育不是坐而论道,不是课堂搬家,一定要走出户外、走进自然,亲自体验、亲身感受;

强调向自然学习,汲取自然智慧,教育的方式是引导的、启发的、生成性的,不是灌输的、设计的、替代性的;开展自然教育旨在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激发尊重自然并保护自然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

  自然教育理念2

1、根据自然教育理念,提倡孩子自我学习,作为家长、教师只是学习主体(孩子)的观察者和交流者、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学习条件的提供者、学习样板的树立者,顺因孩子生理和意识发展的自然规律,展现多方位的社会状态和自然风貌,开展多触角的艺术熏陶、科技陶冶和社交习得活动,顺势利导引领孩子进入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专业领域,在祥和、宽松、愉悦的状态下自然成长,造就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自由人。

2、 自然教育的主要思想是: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应当是自然的、和谐的;少年儿童的学习应当是自由的、自主的;少年儿童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均衡的。

3、 自然、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者(学校、家庭、社会等)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极为宽松的教育环境,让青少年几近于感觉不到教育活动的存在,在一种接近于“零”压力的状态下接受教育,通俗地说就是不留痕迹的教育。

4、自由、自主的学习是指青少年在教育者所营造的宽松环境中接受教育者的指导,在非强制状态下主动地、积极地从事学习活动。

  

5、全面的、均衡的发展是指青少年通过接受自然的、和谐的教育和自由的、自主的学习,实现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6、 在自然教育中,教育环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成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富有生气的有机整体。

7、自然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调动青少年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潜能,使孩子既有一个值得终生回忆的美好的童年,又可以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思维活跃、身体健康的有用之才。

8、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并加以引导、强化和固化,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身体和思想能够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不是自以为是地按照成人的观念去强制孩子、压迫孩子。

9、自然教育的思想是我在对两个女儿的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10、在她们成长的每一步,我都调用我的全部知识,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尽可能合理的、科学的、符合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以最大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了孩子自身的主动性。

11、在孩子上高中之前,我对她们的考试成绩毫不在意,而是着眼于她们的全面均衡发展和积聚发展的潜力。

12、我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使她们置身于山川自然之中,与花草鱼虫为伴,通过感悟自然、热爱自然而学会了热爱生活。

  自然教育理念3

01 自然生长的前提是尊重规律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得简单点,道就是自然而然。说得具体些,人的成长之道,必须自然而然,也就是必须尊重规律和遵循规律。

所以说,当下有些幼儿园搞小学化、搞超前教育,在儿童本该发展能力的阶段,却大量灌输知识,就是违规,违背了自然而然的生命发展进程。

还有,本该舒缓一些的小学,被小升初弄出来的那些“奥数”等,也属于违背自然而然;包括中高考以应试行为替代了教育本质的做法,更有问题。

特别是,这些年来在我们为了分数,忘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了许多高分低能、不会学习、甚至不爱学习的学生,这种违规做法后患无穷。

02 自然生长的品质是主动发展

为什么不说是“自然成长”呢?因为,成长和生长的概念确有差别,前者说包含了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后者主要强调的是,人在发展中的内因作用。抑或,生长更突显的是生命的动态感,以及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

如果形象一点说,成长可以是连拉带拽,被环境和人逼迫着发展;但是,生长一定是主动而不是被动。如此,以教育的意义上谈自然生长,很真,很美。

尤其是让学习回归到主动,让学生在学校学会自学,这才是真教育、好教育。

03 自然生长于教育是放手而不放任

正如蒙氏教育思想中提出的“在规则下的自由”,对儿童放手了,但一定有边界,有规则,这是教育的意义。不然的话,放任自流,随意乱来,还要教育干啥?!

关键要认识到的是,放任之下,放出来的'是什么?有可能是为所欲为,是不要规则。所以,在建构儿童主动发展的时候,我们用教育去规范儿童的行为,引导儿童的发展,是保障儿童在自然生长的前提下健康发展。

当然,这里也有个度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既不放任也不束缚。至于如何能做到这点,这是在教育实践中去体悟才能把控好尺度的问题。

  

04 自然生长的关键取决于环境

如果从“自然生长”的字面说去,我们应该领悟到,主导儿童发展的是内驱力,是自然规律。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能决定和作用于儿童的“生长”呢?

这一问题很简单,有如一颗优良种子,能否长成大树,必须有好的土壤,以及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当然,还有园丁。这些都是自然生长离不开的环境,尤其是陪伴和引导儿童健康发展的家长和老师,是自然生长的主要保障。否则,没有优秀的环境,就可能会出现自由疯长。

最后说,理清本题的关键是,首先要弄明白“自然”和“自由”的区别。我理解的是,自然本身就是最高级别的规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在其中,包括儿童成长,更是如此;自由这个概念就很难说清楚了,因为,在规律之外的自由,本身都不属于真正的自由,是逆规律的胡来。所以,自然生长这个教育理念,属于大理念,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教育问题,包括教育哲学也在其中。

总之,如在教育实践中没有把自然生长理解到位,没有落实到行动中,那就很可能沦落为一句很漂亮的口号,甚至被误解为自由发展。

《自然教育理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