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识字随笔

时间:2024-06-05 12:54:36
一年级语文识字随笔9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识字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语文识字随笔1

“礼”之传统应在家风中承袭

中华民族尚“礼”。“礼”,是先贤们提倡的观念经两千多年的被选择、被认同后,铸成的民族性格。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认为礼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礼记》中有这样几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意即为,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鸟兽,是因为懂得“礼义”。

“礼”,对于个人而言,是规定品德修养、行为举止的具体要求;对于社会而言,是规范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具体约束。“克己复礼”,就是要人克制自己的私欲,用公认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回到礼义的规范中去。东方儒学讲求“吾日三省吾身”“知耻近乎勇”。马克·吐温说,只有人是知道脸红的动物。诸如羞耻、尴尬之情,是“克己复礼”的心理基础。法律可以让人不敢越矩,制度可以让人不能越矩,只有“文化”,可以让人不愿越矩。

家风与家教,无形中培育着下一代的意志和品格。“礼”与“义”之内涵,诸如“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千年的传袭与继承中,具体化为“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等铭文。

良好家风传承,非通过训诂等口头方式传承,更重要的是长辈的“身体力行”。西汉初年学者韩婴《韩诗外传》中记载有孟母“断织”的故事:孟子小时不知努力学习,时常中断自己的学业。孟母为教育他,有一次竟用刀将自己织机上将要织成的布割断,从而使孟子感悟到“半途而废”的道理。刘向《列女传》亦有的“孟母三迁”故事。范仲淹之所以志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幼时母亲告诉他,“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相可以治国安邦,良医可以治病救人,一个人想要自己快乐,就必须让别人先快乐。家教之重要性,还可以马为喻。马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但若把一匹幼马从小单独饲养,长大之后才让它进入马群,由于它的社会性本能从未被后天诱导过,它就不懂得遵守规则,容易成为“害群之马”。人同样如此,儿童若是从小缺乏道德的启蒙,他的善良本能就无法激发,自私与冷漠的性格便难以抑制。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衍生的精神支柱。虽在时刻变动,但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抛弃它的传统而重新开始。中华传统“礼”“义”之文化中所包含的人伦观、自然观、生命观,都应当成为酝酿当下“家风”的珍贵的思想资源。(李庚其作者系国学教育家、历史学家)

一年级语文识字随笔2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才能让学愉快轻松的识字呢?下面,我谈谈这学期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邮递员送信……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教会学生手、脑并用记住字形。听课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又是很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同时运用手、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第一、学生举起小手和老师共同书写,边写边读出笔画,检查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和书上田字格中的字是否一样。第二、动手写一写。先描一描黑色的、红色的范字,然后自己在田字格中写四个。再比一比自己是不是比范字写得好。第三、看谁能组个词、说句话。

3.小组学习生字,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特别是从一年级就开始让学生这样自主、主动学习,如果坚持下去的话,石老师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不同凡响。

4. 利用故事识字,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里”时,我给学生讲故事:一天,有一个年轻人向一位老人问路,年轻人高喊了一声:“喂,到王家屯还有几里?”老人随口答道:“五亩地。”年轻人说:“真怪,你们这里的路程怎么不论里?”“是啊!要是论礼(里)的话,你应该喊我一声老大爷再问路。”年轻人自知失礼,连忙赔礼。老人这才和气的.告诉他:“这里离王家屯还有三里路。”

5.日常生活中识字。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日常生活中的识字往往更加丰富、更为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识字,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如:在校园的板报里找一找你认识的字、在上学路上找一找标语里、广告里你认识的字、在动画片里、商场里找一找你认识的字……这些都是能充分利用的识字活教材。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有意培养学生的识字意识。

一年级语文识字随笔3

1、创设情境,在游戏中识字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广度不大,但是课标要求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十几个字,面对这样的容量,如果一味灌输,学生不仅学起来感到吃力枯燥,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厌学情绪。这是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游戏活动方法,创设多种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学生在学习中自己独特的学习情感体验,并且在此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1)通过组词说句识字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生字,自读自认,再组词(鼓励学生尽可能一字组多词)。老师把学生组的词语板书或用电脑平台展示出来,最后让大家说句子,这样不仅把字词放入语言环境中,还把知识进行迁移,多次重复呈现生字,识字效率大大提高。

(2)通过汉字“加减法”识字

记得当我告诉孩子们汉字也有“加减法”时,一双双表示怀疑、惊奇的小眼睛都看着我,我马上解释说:汉字很有趣,加了笔画或减了笔画,整个字就差远了。例如:“日”—“目”,“口”—“中”。同学们听后可来劲了,每当遇到类似的字都会举一反三,如:“云”──“去”、“广”──“厂”……我们逐渐学的字多了,孩子们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后期还懂得把独体字加上偏旁变成合体字来记,如:“寸”—“村”、“亡”──“忘”──“忙”──“芒”。 ……此处隐藏4457个字……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让学生做字卡,在学中识字。

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识字,我让学生提前做生字卡片,正面写生字,背面写拼音,学生很乐意做字卡。第二天先学生字,然后让同桌两人利用字卡互相帮助识字;有时让学生做“摆长龙”游戏,复习巩固生字。另外,我还要求学生收好字卡,制作了“识字袋”。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3、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教会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记住字形

听课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又是很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要善于发现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雪”字上面是“雨字头”,“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或横折钩;“牙”,共4笔,第二笔是竖折,不要把它写成两笔等。脑,要牢记字的读音、字义、字形。简单的字,如“画”“叶”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分析字形;“几、用、笔”可与熟字“儿、同、毛”比较字形,加深记忆。

5、小组合作学习。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一学期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一年级语文识字随笔8

识字教学是一个重点亦是难点,一年级下册的识字量较比上册要大了很多,这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会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比如说摘苹果,开火车,找朋友等等一个小小的游戏,在孩子们看来这是奇妙有趣的,甚至是乐此不疲。

慢慢地发现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听课发现别的老师采用的换偏旁,加偏旁,编儿歌,比一比等一些很好的方法,能够为孩子区别和记住形近字,加大生字量。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都会认了,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之前我也采用过积极鼓励,课后辅导,却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其实我们何不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

在识字教学时,小组成员就可以一对一优差互补,会的教不会的,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采用"小老师"是我们现在采用最多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学习过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也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教学的道路就像是一条铺满鲜花同样也插满荆棘的道路,想要收获更多的鲜花,首先就要努力的完善自己,一边前行一边除去道路上那些荆棘。怎么才能让这些荆棘不伤到孩子也不伤到自己我想,不仅仅只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往下走,还需要我们时刻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慢慢反思。

一年级语文识字随笔9

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营造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掌握写字的技巧和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五》是一篇采用“词串”形成的课文,课文围绕“夏天”,将12个词语按一定的联系排成4行,隔行押韵,分别介绍了夏天特有的气象、瓜果、昆虫和小动物、花卉,易于诵读。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读读,想想,猜猜,在朗读中思考,再思考中猜谜,在猜谜中主动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回顾雷莹老师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1、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互动、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

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和形体表达自己的见解认识。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形体中感知事物,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放开严肃的教学制度,让学生自由的参与在课堂中,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度,而且对学习重点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2、关注学生识字兴趣,激发识字积极性。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

3、采用不同的形式,化抽象为直观。

如:教学“梅”这则谜语时教学生做动作,不仅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很形象,学生在做动作的过程中牢牢地记住了这则谜语。教学第二、三则谜语时,大部分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我就用几张拆开的字卡随着谜面逐一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在一目了然的演示中心领会。并且很快就记住了谜面。再如:在学生猜出一个谜语之后,我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形字卡贴在黑板上,激起学生的成就感和求知欲。

4、抓住重点,举一反三。

新教材识字量大了以后,除了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规范书写也是识字、写字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掌握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成了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雷莹老师抓住形声字的特点,利用字卡,让学生学会变魔术,列举木字旁的字有哪些?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抓住形近字的特点,选取了笔画繁多,容易写得又高又大的“夏”、“雷”两个字作为写字指导重点,先扶后放,培养能力。在指导“夏”字时,先提示书写上的注意点,再用故意写得变了形的字卡让学生矫正,加深印象,然后用板书范写进行正面示范,最后让学生描描写写,并通过反馈矫正,进一步强调注意点,将这个字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里,提高学生自主观察、思考、书写的能力。

《一年级语文识字随笔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