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是哪一年

时间:2024-12-27 17:08:29
清朝时期是哪一年

1636年到1912年。

  清朝时期是哪一年1

大清王朝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王朝统治全国共268年。

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封建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清王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盛衰隆替,风云变幻,它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

皇帝是封建王朝政权和神权的象征,是王朝最高统治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整个来说,清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顶峰时期。

皇帝掌军国大权,举凡军事、政治、经济、科举、法制、外交等方面的大政方针无不由他决定。皇帝与这个朝代的兴亡,关系十分密切,所谓“一言兴邦,一言废邦”,并不完全是夸张。

清朝共12个皇帝

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每个皇帝都有年号,这些年号都暗含美好的意思。但是清太宗皇太极有两个年号:先叫天聪,后来改元叫崇德。在这个特定时代中的十二位皇帝,自然有开国之君,治世之帝,也有平庸之君,堕落之帝。

1、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间:公元1616年—公元1626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女真酋长猛哥帖木尔后裔,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13副起兵,“自中称王”。

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

他创立八旗制度,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建都赫图阿拉城。

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天命三年(1618年)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攻占沈阳,进入辽河流域,迁都沈阳,开始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他实行“计丁授田”制,建立大贝勒共治国政制度。

2、太宗皇太极 (在位时间:公元1626年—公元1643年)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踔厉风发,将父业推向更高阶段。即位不到10年,皇太极就统一了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将族名改称“满洲”。他将满洲贵族部分奴仆编为民户,实行中央集权,控制正黄、镶黄、正蓝三旗,排除三大贝勒,获得独自南面权。

他效法汉族中央组织机构,设六部、内三院,建立起完善的中枢机构。他以武力征服了漠南蒙古和朝鲜,又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

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攻下松山、锦州,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东北地区除宁远四城外全部为清所有,为进军中原做好了准备。

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堪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宿愿。

3、顺治帝福临 (在位时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

清世祖顺治帝6岁即位,由睿亲王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实权掌握在多尔衮手中。辽东总兵吴三桂投降,多尔衮率兵入关,迁都北京,然后派兵镇压各路抗清力量,吸取明朝统治经验,建立起全国性的封建政权。

他完成了一系列治国的基础工程,例如仿效明朝制定职官,制定大清律等。他一方面免除明朝的三饷,安定民心,但另一方面则又实施5大弊政,加深了民族矛盾。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

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少年天子顺治帝变多尔衮对西南农民和桂王的抗清力量一味镇压为镇压与诱降相结合的政策,终于消灭了西南抗清力量;对东南的郑成功则实行海禁,郑成功被迫迁往台湾,全国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拨乱反正,倚重汉官,并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

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代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顺治帝纠正多尔衮的5大弊政,安定了民心,发展了生产。

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躁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英年早逝,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圣祖康熙帝、世宗雍正帝、高宗乾隆帝可同时而论,此三帝在位100多年,乾纲独断。

他们志存高远,励精图治,汉文化水平又高,是清兵入关后最有统治才能,功绩最突出的皇帝。

4、康熙帝玄烨 在位时间(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

康熙帝玄烨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在清除鳌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他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5、雍正帝胤禛 (在位时间: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

雍正帝胤禛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经济出现停滞的形势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雍正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

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在13年的统治生涯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盛世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

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

6、乾隆帝弘历 (在位时间:公元1735年—公元1795年)

乾隆帝弘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在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网罗人才,访求书籍等一系列治国举措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与文治武功。

乾隆帝精于骑射,向慕风雅,笔墨留于大江南北,还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收书宏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3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层出不穷,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

三帝治国风格不同,康熙宽大,雍正严酷,乾隆宽严并用,但都能适应他们统治时期的实际情况。

三帝统治期间,先后通过剪除保守势力鳌拜,设置南书房、军机处,建立密折制度等措施,把皇权推向顶峰。三帝重 ……此处隐藏1462个字……些与同治皇帝都没多大关系,当时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载淳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作为一个皇帝,确实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亲政2年后,他死于天花。

11、光绪帝载湉(在位时间:公元1874年—公元1908年)

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有振兴大志,“不甘作亡国之君”,支持康有为戊戌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

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首的清室贵族的阻挠。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携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朝濒于覆灭的边缘。

12、宣统帝溥仪(在位时间:公元1908年—公元1911年)

在位3年的宣统帝还是孩子,晚清实权长期为慈禧太后篡夺,最后三四年则落在载沣和隆裕太后手里。

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清王朝的败亡已经不可逆转,清廷只得以光绪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宣统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策划下被挟持至东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日军战败后被俘,溥仪经改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委员。

比较而言,清朝十二帝中,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和前期的乾隆帝,是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之帝。

他们有气魄、有能力,善于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制定的政策多数比较适合国情,促进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发展,使清王朝从地方政权发展为全国性的政权,并使王朝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

但是从顺治帝开始,因为死守自然经济和长期坚持闭关自守政策,限制了中国的发展。自乾隆朝晚期起吏治逐步败坏,而皇帝或纵情挥霍,或株守平庸,或贪恋女色,或只作偶像而已。

清朝的兴亡,除与十二帝有关外,应当说还与慈禧太后有关。咸丰帝死后,慈禧发动政变,诛杀肃顺,终于实现了“垂帘听政”。在这以后的近50年里,她独断朝纲。

在此期间,地球上的许多国家科技发展,经济繁荣,政治改良,而中国却被这样一个充满权力欲的女人把持着,死气沉沉,发展迟缓。

为了一己私利,她施展阴谋,倒行逆施,置民族的利益于不顾,她死后3年清王朝国破家亡,给我们民族留下了沉重的包袱。

此外,清朝的兴亡还与其他因素有关。明朝的腐朽为其兴起开了绿灯;李自成推翻明朝为其入关并建立全国性政权排除了障碍;

吏治腐败、闭关自守、封建制度的腐朽则使它衰落;外国侵略和农民起义使它丧尽元气;辛亥革命则直接导致了它的垮台。

总之,大清王朝的兴衰荣辱,令人荡气回肠。在漫长的岁月中,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兴衰隆替。大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中,显露出一个帝国的沧桑。

  清朝时期是哪一年2

清朝国土面积最大时有多大

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一般都认为是唐朝,但如果综合对比起来,其实在所有的封建王朝里,清朝才是最强大的!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又或者疆域面积和人口数量,清朝都要远远超越唐朝。

就拿最关键的两项数据来说,疆域面积:唐朝最大面积为1237万平方公里,而清代疆域面积最高时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唐朝鼎盛时期的人口数量最高也没有超过一亿,巅峰时大约有8500万,而清朝最高曾多达四亿人口!

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也使得清代和唐朝的经济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如果不考虑时代因素,清朝的实力其实从各方面来看都要远胜唐朝,可以说,清朝曾走上了历史的巅峰。

但这个实力强悍的王朝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却又迅速走向了衰亡,鸦片战争之后,大清王朝引领着中国历史进入了苦难的深渊时代,我们不禁想问:如此强盛的大清王朝,为什么会迅速败亡?

清朝的疆域面积,在明代故土的基础上先后收复了藏台疆等地,在大一统的进程中不断扩充帝国的疆域面积, 1760年,大清国的面积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此后,清朝的人口数量很快迅速增长,仅仅过了短短几十年,清朝人口总数便在1834年突破了4亿。

与此同时,走到历史巅峰的大清帝国也开始盛极而衰,无论是领土的扩张,还是人口的繁盛,都无法阻止这艘东方巨轮驶向无尽的深渊。为什么盛极一时的大清帝国,会迅速败亡?教科书上的答案,往往只有四个字,那就是:“闭关锁国”。

事实上,清朝的衰亡的根本原因并非闭关锁国,早在闭关锁国之前,大清就已经走在了危险边缘,其衰落最大的根源就在于——清王朝的疆域和人口都已经突破了“边际平衡”。

边际平衡,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临界点,一个王朝之所以会不断扩张自己的疆域范围,是因为每扩大一块土地,就能带来新增收益。

纵观世界和历史,大部分的战争和侵略都是因为有利可图,所以总有人为了占领更多的地盘而疯狂地发动战争,在他们眼中,更多的土地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

大清王朝起家于东北,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抢占地盘,最终不但控制了中原地区、还将东北地区、蒙古草原、以及整个西域全部收入囊中;

清朝的疆域达到巅峰时期的1316万平方公里,这是除了元朝以外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在扩张的过程中,大清王朝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收益。

不过,尽管从理论来看,占领的地盘越多带来的回报也越多,但是,每新增一块土地也会相应产生新的成本,比如治理成本、驻军成本、教化成本等等,在扩张的过程中,最初新增的'地盘所带来的收益一般都会大于成本。

但是随着地盘的增多,慢慢地成本越来越高,而收益越来越少,到一定的时候,收益和成本就会相等,这就是边际平衡,一旦超出这个平衡点,成本就会超过收益,国力就会衰退,社会就会动荡,一个王朝就会由此盛极而衰。

大清王朝在达到这个边际成本之前收获了大量的财富,于是皇帝宣布永不加赋,赋税减少,老百姓的小日子就好过,没事就生孩子玩,人口数量在乾隆嘉庆年间直线上升,很快就达到4亿规模。

人口数量是古代衡量一个国家繁荣程度的重要参考数据,但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这个数字同样有一个临界值,一旦超过,就变成了人口过剩。

而清朝4亿人口的规模,已经属于人口超级过剩,带来的结果就是劳动力越来越廉价,越来越多的人没有土地耕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失业率很高。

劳动力非常廉价还会带来另外一个后果,就是不会有人去研究如何发展新的技术以改进生产效率,因为劳动力太便宜了,所以,当西方热火朝天进入工业革命阶段,而大清王朝依旧停留在农耕社会。

疆域的边际平衡被打破,人口数量远超临界值,这两大因素,最终成为压垮帝国的千斤重担,这个一度能媲美大唐的强大王朝,也因此很快倒在了历史的车轮之下。

《清朝时期是哪一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