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随笔

时间:2024-03-09 19:15:46
语文教学随笔(集锦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学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随笔1

与《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不同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虽然也是和科技有关的,但文章的体裁却是一篇通讯,是一个故事。讲的是20xx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成功飞天的伟大一刻。

在教学上,我依然将读懂课文作为本课教学的第一个重点。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文章如果以结构来分段,那么依据总分总的结构,掐头去尾分三段。但第二到第十九,这足有十九个自然段的第二部分显然过于庞大。讲解课文时,还得将其分层次。所以,我带领学生以发射前、发射时、发射成功和发射意义为依据,将文章分成四个部分。

我教学此文的第二个重点是关于文章的语言。这篇文章记录的是一个伟大的'事件,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激动和自豪的情感。我将能反应这些情感的词语罗列了出来,让学生好好地读了一下。在通读全文时,由于之前对这些词语的强调,学生在朗读时自然读得很有感染力了。

从习作教学的角度来审视这篇课文,我发现文中有两处场面描写值得学生揣摩和学习。它们分别是“发射前的送别场面”和“火箭成功发射的场面”。在执教之前,我调查了一下,发现学生从没有接触过“场面描写”这个说法。所以,今天这课教学就充满了新意。在学习第一处场面描写时,我让学生特别关注了环境的烘托作用,及人物的点面结合的描写。而在第二处场面描写时,特别注意了火箭腾空那激动人心的一瞬。学生学得很专注,读得也很投入。

由于时间关系,我淡化了杨利伟的天地通话环节。

课后的拓展,则是指向了“阅读”。让学生去找找中国成功飞天的另外几位航天员,以及去查阅一下神舟飞船的资料。

有老师经常和我交流,这篇课文该怎么上?好像没什么上头的。我想,教材的编写可能有点问题,但老师如果能站在语文课程的大背景下俯视课文,那么,即使是今天《姑苏晚报》上的一篇寻人启示也是能找到语文训练的热点的。

至于趣味性,我想,只要是比较新的知识或技能,学生还是能保有足够的兴致来学习的。

语文教学随笔2

以前听到过什么“语文味”啊、“人文性”啊、“工具性”啊等等。一直以为,语文教学应该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教学,其实也没错,不是这个语文学科的教学观念表述有错,而是自己对这个概念想得太简单,太简单!人文性是一个共性的概念,工具性亦然。我曾经的思想当中,觉得人文性大抵如内涵、叙事说理、人物精神,工具性大概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用词造句等等。而且平时以这样的观念来解读课文,分析课文,设计教学,执行教学,也能上得完一节课。但是,我觉得如果我这样去解构,还是停留在表面上,肯定是在原地踏步,不会进步的。

“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还有,“内容”是第一边界,“涵义”是第二边界,而“形式”则是第三边界。回想自己曾经的课堂教学,好像一直徘徊在第一边界,有时拾级上一台阶,大概也在教学“涵义”的这一边界,蓦然回首,自己也无非在“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之间兜圈子,还是停留在教课文识大意明道理这样的平台上。当然也不是说这些不需要,否则学生无所得。而语文作为存在,本身就是语言的形式存在,形式表现内容,我感觉在自己初读课文时还是以“第一边界”、“第二边界”的视角来读的,仍然浮在表面地了解的主要内容,大致含义。这样的学习课文,本身就不深入、本身就没有真正意会作者写作形式上、语言表现上的特点,怎么能够设计出好的教学思路来呢?怎么能够更好地执教于课堂呢?

“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是看不见的。有些时候也不是不想去看见独特言语表达形式,但靠着纯化的语文素质,凭着一双钝感的眼睛,想要发现却发现不了。缺乏一双“语文的眼睛”,“语文”在我们面前就不成其为“语文”了,它只是“内容”、“含义”,只是我们大都数时候都能够感知的“第一边界”、“第二边界”。一想到自己曾经乃至现在仍游离在正确赏析文本形式方法之外,感觉语文真的是白学、白教了,内心陡然充溢万般惆怅。

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语文意识习惯是多么的重要。朱光潜先生“近年来的习惯”——“第一步就留心它(文学作品)的语文”,恰恰是我们很多语文老师现在还没有养成的习惯,而语文的“独当之任”恰恰就在这个习惯上。要养成这个习惯,很难,因为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反观自己,确实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没有好好留心它的“语文”,一方面是受基本的学习方式、大脑接受习惯的影响,往往是拿到一篇就先看主要内容,这与平时读书看报了解快餐文化的习惯有关,而且大脑在接受新知时往往是表面的、新鲜的、易接受的知识先入为主。至于言语形式,要分析、静观、体味得之,确实不易发现其特点。要培养这个习惯,要很尖锐的敏感,这对个人的语文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仿佛要像扁鹊神医似的,看一人面相便知病之轻重,这是多么难啊!而且,这种习惯的培养需要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这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非一日之功可成。想着想着,我心里便觉压力沉重。学习似登山,确实如此。原以为看一篇,是件舒服、惬意的'事,要展开课堂教学,只要应用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就行,殊不知教师自己要领会一篇是需要极端谨严的和极艰苦的挣扎的过程才可有所为,唉,教学真不简单啊!想要拥有语文意识真的是难啊!

语文意识,不仅要关注文本“怎么写”,还要关注“为什么这么写”。“怎么写”是“话语形式”问题,要了解这一点仍要有极端严谨的和极艰苦的挣扎才行,仍需要尖锐的敏感才能发现别人之未发。而“为什么这么写”是作者的“话语意图”、“表达意图”、“创作意图”,这是“境感”问题,需要良好的境感素养,这又对我提出更严苛的要求。

想着想着,便觉要树立语文意识,拥有语文意识真是难啊,要面壁十年图破壁么?我的心里仍压着一块石头。但是,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只要树立了坚定的信心,语文意识一定能形成。

语文教学随笔3

今年我带九年级语文,我的观点是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合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应该是目前初三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本:

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内容。因此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

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课堂教学 ……此处隐藏15388个字……但同样美丽娇艳,而且往往花期更长,更易得到蜜蜂蝴蝶的眷顾。真诚地告诉你,你不是比别人笨,而只是一朵迟开的花而已!”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我总能看到她对我投来的信任的眼神。是啊,一滴水能够润活一朵花,然后美丽一个世界,老师的爱心就是滋润心田的水。

语文教学随笔15

近日,在秀水小学参加了关于“课堂读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的集中培训,有幸聆听了三位教师的阅读指导课,下面就结合“课堂读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一主题,谈一点粗浅的认知:

朗读历来是小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新课程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第13条更是对课堂读书提出了明确要求:“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般应达到10分钟左右。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然而语文课不闻读书声和少闻读书声由来已久,至今亦然。“满堂灌”时代也好,“满堂问”时代也好,一节课读书时间不足10分钟,一篇课文学过大部分学生都难得读上一遍,一年课堂阅读时间不足几十个小时,然后分析训练做题、合作讨论交流,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小组活动热热闹闹而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阅读课不是好的阅读课。语文学习不读书,没有了感受,联想、思考、领悟、积淀、提升的过程也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有老师认为读还不容易?不就是10分钟的事情,我就做足10分钟给你看,我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挨个儿上演;我读句、读段、读全文轮番上演,别说10分钟,就是30分钟也不在话下。确实,有心凑这10分钟并不是难事,但《教学建议》提出的10分钟读书是“质”与“量”的统一,10分钟只是完成了“量”的问题,而 “质”则要求在这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里达到“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并且在达到这样目标的过程中能结合情境指导学生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因此,我所理解的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应是有效的读而不是机械的读。然而要做到有效读书,现今的语文课堂除了读书时间太少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朗读的目的性不强。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

2、朗读的面太窄。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会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又怎么能达到会读呢?

3、教师的朗读指导单一。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带着xxx语气读一读”,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萨特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悟出文章的内涵,使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成为精彩的华章而不是匆匆走过场呢?

我想首先语文老师应对朗读引起足够重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保证充分的读书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课文,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2、注重朗读评价。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2、扩大朗读训练面。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分角色读,表演读,分小组比赛读,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4、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在所聆听的三堂阅读指导课中,我认为梁春萍老师执教的《怀念母亲》就是一堂很好的读书示范课。

1、结合语境理解。梁老师的读书内容安排的是“三读”——读词、读段、读全文。

一读词语不是机械的读,而是带着对词语的理解读,把词语读得有声有色之后,让学生用所读词语来说说课文内容,既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又对全文有了整体的认知。

二读段落声情并茂,尤其是第二自然段的课文朗读,可谓是层层递进,不仅对文本语言的深层挖掘丝丝入扣,更是在每一次的挖掘过程中循循善诱,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处。学生在深有感触之后,情感的迸发自然水到渠成,所以每次朗读都是文本与心灵的有效对接,读得也层层深入。

2、超文本链接。梁老师的课中出现了三次超文本链接:《世说新语.方正》;引用季老的话“为了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纂改当时的感情,几次引用当年的日记和文章片断是为了保存当时的感情”;《赋得永久的悔》(片段)。

我认为最成功的莫过于链接《赋得永久的悔》。梁老师抓住第二自然段中“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等表现作者“终天之恨”的句子与《赋得永久的悔》进行了成功对接,学生在超文本链接中更深切的感受到了作者的终天之恨,之悔,之痛,心灵深处一次次受到了强烈的震颤,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的每一次读成了课堂的亮点。

3、深情渲染。能否把学生的读引得入情入境,首先教师得参透文本,深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感动又如何能感动学生呢?梁老师在情境创设中的一个杀手锏就是自己的声情并茂。通过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沉痛、哀伤的情绪,梁老师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的情绪慢慢沉入到了文本的情感之中,更通过音乐的催化,为情感的营造推波助澜。整堂课,学生心随文动,仿佛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深处与他恨并痛着。

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读的过程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用心营造,有效朗读,那么学生一旦领悟到诵读的妙处,便会沉醉其中,欲罢而不能,这样的课堂怎能不奏出精彩的华章呢?

《语文教学随笔(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