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随笔

时间:2024-04-23 23:29:49
语文教育随笔精选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育随笔1

学困生一向是教师们头疼、也是最疑惑的症结。尤其是高年级的学困生,其“困”之程度更为明显,主要为以下几方面特征:

1、困之广。从横向的角度上看,几乎门门科目都很吃力。

2、困之深。从纵向的角度上看讲,学困生几乎每个知识体系都极其薄弱。比如数学,学生的应用题分析潜力、解题潜力都很差;同时,计算潜力、背诵潜力都要比他人低。

3、困之顽固。学困生是补了旧知识,落了新知识,补了新知识,旧的又忘了。新新旧旧,步步薄弱,一旦脱节,就会全部溃散。

那么,学困生“困”的最本质原因是什么呢可归为两方面原因:

1、理解语句、题意的潜力十分差。

学困生对于文字类题目十分打怵,首要问题是读不懂什么意思,然后才是题的思考方法。所以教师们对学困生补习的第一步就是一字一句、有重点、有突出的先给学生读题,然后再对题意作进一步的“翻译”解释,最终才是思路上的导入。

所以,“翻译”题,明白题意,是学困生的首要障碍。

这就是为什么,教师给学困生讲题,学困生当场就明白,但,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翻译”,把有关的“白菜”题换成“萝卜”题,学困生就会困陷于“读不懂”的状态中,又迷糊了。

2、没有独立的、成熟的、自我的思维分析体系。

应当说,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帮忙,几年学习下来,每个学生的思维中都会逐步构成比较独立的、适合自我的问题思考模式,这种模式日积月累,便会构建成具备学生个人特征的思考体系。这种思考体系犹如一个“无形”的加工厂,一旦建立,学生就会依照它的“运行”规则进行有序地思考和问题解决。并且,越是到高年级,这种体系就越成熟化、完善化、自我化。思维体系构建的质量决定了学生不一样水平的发展,决定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分化。

所以,学困生“困”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自我独立、成熟的问题思考体系。由于体系没有建立,所以,他们务必依靠于他人的帮忙,“翻译”且“解释”问题本身和问题的深层次含义。日子久了,他们的思考体系依旧是支离破碎,不成一统。

例如,对于应用题教学。一般状况下,学生用1~2遍的默读即可明晓题意,并且能迅速捕捉到题中所反映出的主要知识区域及明显的数量关系。但学困生则至少需要2~4遍、一字一字的阅读方可明白题意。从这个阶段看,学困生就会落下一大截。在接下来的分析解决中,大部分学生会利用自我已有的认知结构及自我特色的思考方式来接答题。所以,不一样的思维体系决定了不一样方法的'解。学困生则较为困难,他们“碎片”式的思维体系只能助他们解出一步或两步来,也决定了学困生很难列出综合算式来。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学生语言的学习是理性分析潜力完善与提高的重中之重。所以,

1、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从低年级就要加强每个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理解水平。

2、从近期的角度来讲,解铃还需系铃人。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注意减少教师的“指导”作用。具体为,教师少读题、少释题,让学生自我去想。

3、增加学生说题潜力的训练和强度。即学生看过题之后,能大体说出题意。透过说题,能够锻炼学生的概括潜力和抓重点的习惯,低年级起,能够每一天让学生练习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这样日积月累,就会逐渐构建起学生自我分析问题的思维体系。

有一句话讲得好“恨铁不成钢”。既然每一个学生都不可能转成钢,那我们能够进我们的最大努力,让学困生转成一块好铁。

语文教育随笔2

为了更好的迎接期中考试,我精心准备了一份关于七年级下册第六、七章的背记复习材料,为了降低背记难度,我特意照搬了平时上课时导学案中填一填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背记的时候能回忆起上课时的一些情境,从而让背记可能更容易一些,同时我还设定了背记的时间和内容,并要求同桌互相帮助提背。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发现了不少问题:

1.部分学生的执行力不够,没有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读两遍背记的内容,也没有要求同学帮忙提背;

2.背记方法不当,很多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

3.存在作假和包庇的现象

针对以上现象我采取一些措施改进:

1.课堂上拿出相应的时间检查学生学生背书落实情况,必要时要求全班同学齐读多遍,达到强行记忆的要求,对于背书较差的同学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2.指导改进背书方法,我大为推广减法背书,就是不断的划去已经熟悉、会背的内容,集中精力攻克还不熟悉、不会背的内容,这样需要背记的东西会越来越少,又由于做了标记,学生巩固也更容易。

3.对于作假包庇的学生多加批评教育,加重处罚。

经过实践,发现背记的效果明显的好了起来。现在回想起来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不就是在一个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吗?教育最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我们才有进步和成长的机会!

语文教育随笔3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多读多背必将有益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但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帮助他们及时复习巩固很有必要。

今天的阅读课,为了帮助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巩固以前阅读背诵过的古诗词,我提议今天不读新内容了,我们玩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孩子们一听要玩游戏都欢呼雀跃、激动万分。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我想这节课一定有看头。

首先我和同学们讲了游戏规则,并强调每个小朋友都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不然就不带他玩了。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连声说好。我随手拿起自己喝水的塑料杯子当作要传递的“花”,用手机播放欢快的儿歌音乐,当音乐停止时,杯子在谁的手中谁就背诵一首诗给大家听,孩子们一听更加激动了,都盼望着游戏快快开始,眼睛都死死地盯着我手中的手机。当欢快的`音乐一想起来,教室里就沸腾了,大家都在紧张而有序地传递着,不知道会花落谁家,就在这时音乐停止了第一朵花落在了田震小朋友的手里,当时他的表情很好玩,当音乐一停止,田震也像其他同学一样四处寻找杯子的去处,当大家一致把目光投向他的手上时,他先是一愣,然后盯着自己手中的杯子看了几秒,又抬起头望望我,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知道他是不敢相信自己是第一个摘到“花”的。

田震是一位性格内向的小男生,平时胆小、怕羞,从不敢举手发言,今天是个机会,我想趁机激励一下这个胆小的孩子。我先用肯定的眼神告诉他的确是他摘到了第一朵“花”,又带动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田震小朋友为大家背诵一首诗,刚开始他还是不敢背,一直低着头,我轻轻地走到他的身旁蹲下身小声地询问他:“会背吗?随便背哪一首都可以的!”他点了点头。这下我心里有了底,就再三的 ……此处隐藏9283个字……欢语文还是数学,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现在喜欢数学!”“那一年级的时候呢?”我问。“喜欢语文”又是异口同声。我问为什么他们说不知道。

一番闲聊引发了我无限的思考: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单纯善良,天真可爱,他们很简单,简单到口无遮拦,想到什么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来,而不去考虑后果是什么;他们没有什么心计,更不会为了讨好哪一个人而去刻意地说什么或做什么;他们不会掩饰,更不会假装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人,因为他只是个孩子!

这也许就是孩子偏科的原因吧!因为孩子很感性,很简单,他喜欢你这个老师,他就会喜欢你上课,从而喜欢上某个学科,甚至会一直影响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所以,身为孩子启蒙老师的我们是否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呢?

想想自己也有几个小“粉丝”了,不由得一番窃喜,窃喜之后是深刻的反思,静下心来想一想,孩子们为什么喜欢上我的课呢?这可能与我的教学方式有关吧,对于小孩子,我一直主张鼓励教育。课堂上,对于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学生给予表扬,大胆举手、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作业按时完成、表现棒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我会用这样的语言鼓励他:“如果你能像某个小朋友那样做我也表扬你!”同时我还用一些漂亮的“奖花”作为奖品来奖励孩子,获得奖花达到一定数量还可以向老师兑换礼物。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小孩子很管用,孩子们课上课下积极性都很高,特别是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他们特兴奋,因为又可以得奖花了!

语文教育随笔13

一个明媚的清晨,你一见到我就亲切地喊我“周妈妈”,这个称呼好让人感动。那一个学期,你就一直喊我“周妈妈”,喊得我心里暖暖的,柔柔的。我知道,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你不仅需要一个智慧的老师,也需要一个温情的妈妈。而我,似乎让你小小的心灵找到了归宿,你时常仰起小脸,真诚地说:“老师,你像我妈妈一样漂亮!”我含笑不语。在你纯真的眼里,老师就是美的化身,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感觉!

秋去春来,你渐渐长大,学会了声情并茂地读课文,学会了与小伙伴友好相处。有一天,你一到教室就大声地送上问候:“小周周,早上好!”“小周周?你为什么叫我‘小周周’呀?”我一脸疑惑。“嘿嘿,因为你可爱,因为我爱你呀!”你边说边一溜烟跑到座位上去了。从此,“小周周”的称呼就在班里流行开了,好多孩子也学着叫我“小周周”,叫得那么自然,那么亲切。叫得我仿佛年轻了许多,仿佛成了你们的小伙伴。

亲爱的孩子,不知明天你还会怎么称呼我。我深深知道,这些称呼都是最真最美的'。我把你的称呼当作一面镜子,时时回头照照曾经走过的路,时时调整自己的心情向前走。

语文教育随笔14

教学活动离不开想象。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的想象开始的。

《黄山奇石》这一课是一篇看图学文,文字浅显易懂,书中配有精美的图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就能轻松理解课文。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呢?用活教材,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成了我设计这节课的立足点,并且紧紧围绕朗读、想象、描述展开,让学生学得有趣、有味!创造是一种美,异想天开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永远也不会有创新。

本节课设计本着不拘泥于教材,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巧设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想象,播下了创新的种子。比如我让孩子们想象“仙桃石”、“猴子观海”、“狮子抢球”等奇形怪状岩石的来历时,课堂掀起了一个个小高潮,我班刘颉涵想象说:“森林之王老狮子要退休了,想选一个接班人,于是就让两只最强壮,凶猛的年轻狮子来抢球,谁先抢到球谁就是森林之王,两只狮子抢了好久好久也分不出胜负,最后筋疲力尽了就变成了石头”。其他孩子也浮想联翩。也许孩子们的想象是幼稚的,不尽人意的,但却是丰富而又美好的,既有所学知识的.运用,又有突破常规的创见,创造的意识得到良好的培养。孩子们边想边表演,乐在其中。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的评价,更带给他们信心和勇气。

当然通过这节课也反映出了我的很多不足:没有充分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优点让学生直接的感受,学生资料搜集得十分有限,课堂上不能广泛地进行交流,老师自己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指导学生的朗读没注意方法的引导。我想只有通过老师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才会有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语文教育随笔15

每年的六月,都是毕业的日子,也是伤感的时刻。很怕!

很有意思,起初我很怀念优秀的儿童,他们的形象总是印在我的脑海,甚至希望新一届班级中能有克隆的。后来发现,那些经过磨难,起过冲突,顶撞过我,受过我的惩罚,遭遇到我的不公对待的圈子,那个让我曾经伤身伤神的群体,更是重情义,更让人不舍。几乎都成了我此生的朋友。于是,对他们的怀念更多。优秀的'同学,但愿你们的优秀成为一种德行,能够伴随终身,后进的同学,我知道未来属于你们,这个世界永远是有想法人的天下。小时候听话,未必是好事。

但,这一届绝了!全想!

为什么?带了三年,不容易,我能用“偶然”这个词来形容。其一,这几年折腾得厉害,轮岗,支教,教师成了流动人口,岗位变动大,能连续执教三年我要珍惜;其二,教师的心态浮躁,心甘情愿,踏踏实实连续执教三年的少了,我感到骄傲;其三,学校的人事安排越来越不像“人事”,在各种的利弊权衡,男女搭配,优劣互补,特殊群体关照等(此处省略数十字)因素的干扰下,很经常出现昙花一现,一年撤换的格局。也有三改二,二跳四,六降一的……奇葩无数。所以,连续三年执教,我要感谢家长,孩子,也觉得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以上都是大实话,得罪了。管不着了。我的三年,值得庆贺。

扑面而来的是离别的情愫,越是临近越是不舍,这很幼稚,明知无益,确还执拗而为。孩子离你而去,是奔向更好的去处,我不该狭隘地挽留。更何况,当老师二十年,长期在毕业班,这样的分离又不是第一次,怎么像“大姑娘上轿”一样呢?即便是“头一回”吧,当初的我也比现在洒脱。

总要做些什么吧。一个女生建议:做倒计时提醒牌,让我们更珍惜眼前,看重当下。

倒计时提醒牌,好主意。但我不能简单在黑板上画出一块地方,随意写上“离毕业还有……天”,我不能让时间这样轻易流走。我们班的倒计时提醒牌与众不同。按照座号顺序对应倒计时的天数,如60号就制作第60天,59号就制作第59天的,以此类推……每张倒计时牌上,可画可写,还要设计你的毕业赠言,或者是你最想和同伴们说的话,你的心愿,你的诉求,没什么不可以。就这样,一人一张,一张一天,一天一次告白,一次一份情感的深埋……

等到你们真的都走了,我把它们收藏起来,成为一份永久的留念,纯真的记忆。我不怕了!不怕时间溜走,不怕你们一去不回头,我保留了三年来你们逐一写下的班级日志,你们的小报,推荐卡,佳作,你们幼稚可爱的礼物……可以说,我的生命里有了你们抹不去的印记。而我,也把我的信息发送到你的心海。沉下去,等待成年后被你自己唤醒……

要告诉你们的是: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我给你们看你的童年。

我就是你们童年的守护者。

《语文教育随笔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